【来源:广西新闻网】宜州4月2日讯(通讯员 秦沁)情景普法、山歌传法、方言说法……宜州监狱干警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动讲述着民族团结与法治的故事。作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近年来,宜州监狱以独特的地域优势与丰富的司法资源,积极投身普法宣传活动,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法治建设融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近日,西安未央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贺诚一行走访辖区志宽食品有限公司,与区人大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座谈会上,贺诚向人大代表详细介绍了未央法院执行工作成效。他表示,近年来未央法院以“切实解决执行难”为
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正在向我们走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于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继民法典后,我国将迎来第二部法典。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4月2日,金川区教育局举办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说播课大赛,旨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此次大赛分为校内集体备课研课和区级现场竞赛两个阶段,吸引了全区各中小学的积极参与。大赛准备阶段,各中小学教师团队深入研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与《道德与法治》教材融合,针对教学中的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并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务必将社会效益作为首要考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得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新华社记者高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与会人员认为,生态环境法典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意义重大。法典草案各编内容既有对现行
为进一步推进妇女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妇女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助力构建家和人美的家庭观念,4月9日,六坝镇妇联联合镇司法所开展“凝聚巾帼力量守护‘她’权益”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巾帼志愿者、司法所工作人员采取设置宣传台、发放宣传资料,送法进农户的方式,向广大妇女群众宣传《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
大学在校生冯某(化名)在校内溜达,将学生放置宿舍的笔记本电脑盗走并销赃,看见停放在外未上锁的自行车直接骑走,3个月就得手9次,盗窃数额超5万元。近日,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冯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0元。美兰法院经审理查明,2023年9月19日至2023年11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这部法律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有助于巩固改革成果,回应各方关切,提振发展
在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近日,白山市司法局聚焦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建设和法治乡村建设,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这一活动主题,组织白山市委网信办、白山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浑江区司法局等多部门联动走进浑江区三道沟镇,通过“精准普法+场景化宣传”模式,推动国家安全意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