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尽孝不能等” 赣州少年要带着爸爸上大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5:32:00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邬强、钟剑桥报道:赣南的初秋,格外闷热。夕阳西下,赣州市潭口镇的老屋门口,不时吹来几缕轻柔的凉风。

19岁的刘宏基抱着父亲刘生敏,从屋里走向树下,虽然父亲因病常年卧床,身形佝偻,但对于刘宏基来说,还是有些吃力。在他心里,每天最安心的时刻,便是给父亲揉揉双腿,陪父亲说说话,一天的辛苦便消散了。

这样的画面,如同15年前的夏天,父亲忙完,总会抱着他在树下乘凉。然而,一场意外导致父亲瘫痪,让父子俩“角色互换”。从此,刘宏基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父亲。

刘宏基为父亲按摩双腿

今年7月,刘宏基收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欣喜之余,他却犯了难,一边是大学学业,一边是父亲的身体,思虑再三后,刘宏基决定,带着父亲一起上大学——“爸爸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刘宏基拿着录取通知书

屋檐下的“小大人”

8月15日,记者初见刘宏基时,他刚从菜市场回来,白色T恤已被汗水浸湿。这个身形挺拔的赣州男孩,短发清爽,脸庞透着青涩,谈吐间却带着超乎年龄的沉稳。

看着他在厨房与父亲的房间穿梭忙碌——洗菜、熬粥、帮父亲洗漱,动作娴熟。“早上5点半起床买菜,一次买两天的量,这样明天能多睡半小时。”他笑着说,露出一口白牙,阳光落在他宽阔的肩膀上,竟让人忘了他肩负的重担。

刘宏基正在做饭

老屋门厅的角落,一辆电动三轮车蒙着厚厚的灰尘。

刘宏基的手搭在车把上,塑料套磨出的裂纹硌着指腹,“这是第4辆了,以前是爸爸用三轮车托举家庭生计,现在该我来托举他了。”

刘生敏此前使用的电动三轮车

刘生敏擅长绘制国画和油画,年轻时在广东中山务工,在瓷器和服装上彩绘,甚至还在深圳开起了彩绘作坊。

2010年,刘生敏意外摔伤腰椎,只能拄拐行走,但他并未因此颓废。回到赣州老家后,堂屋变成画室,墙角摆满颜料。此前认识的老客户不断向他发来购画订单,他便骑着电动三轮车把自己的作品拉去快递点寄向全国各地。多年来,他骑坏了3辆车。直到2021年,病情恶化进行手术后彻底无法站立,“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但日子还得继续。”刘生敏回忆起往事,神情复杂。

刘宏基做饭给父亲吃

在父亲的病床前,刘宏基完成了无数个忙碌的清晨和苦读的夜晚。采访中,村里人总是对记者说:“这孩子,比大人还懂事,把家里照顾得像模像样!”

夕阳穿过木窗棂,在车轮锈迹上投下斑驳光影,像刻着两代人晨昏的年轮。

温暖的求学路

2022年秋天,刘宏基考上南康中专,离家远了些,心里却总挂念着父亲。旁人说读中专毕业后可以学门手艺混口饭吃,可他心里清楚,把知识学深学透,才能握住改变命运的钥匙。

这个背着生活奔跑的少年,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一群“灯塔”,温暖着他前行。

“石老师的微信我一直置顶,她总说‘有困难随时找我’”。刘宏基口中的石老师,就是他的班主任石小燕。

班主任石小燕给刘宏基解答问题

在石小燕眼中,早把这孩子的心思看在眼里,她对记者说,“这个从不喊苦的少年,会在月考失利时独自发呆,却从不在同学面前流露脆弱。”在那些被家务切割得零碎的日子里,石老师在天冷时总是提醒刘宏基添衣,情绪低落时还会找他谈心。

由于常年在家庭与学校间奔波,刘宏基的学习时间时常被压缩,但他眼中对知识的渴望,让老师们看到了他“不服输”的韧劲。

数学老师李玉林发现他一有空就啃公式,“下晚自习我去查堂,总看到他被同学围着讲题,思路清晰得很,一点都不藏私。”从函数基础讲到解题技巧,直到刘宏基在2025年江西省三校生考试中拿下150分满分;语文老师康灵珠读到他作文里“爸爸的轮椅碾过石子路,像我走的每一步,虽颠簸却向前”这句话时,红了眼眶。

数学老师李玉林关注刘宏基的学习状态

这些理解与鼓励,让刘宏基在压力中从未放弃,更坚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入学第一天,学校就免了他全部学费,老师还拉着他的手说:“你只管安心读书,钱的事不用愁,国家和学校有政策,能享的补助咱都申请。”

刘宏基与同学们讨论习题

当地政府帮他们申请了每月3000多元的低保和特困补助。多年来资助他的罗金燕女士,让他暑假去自己公司实习:“这孩子适应力强,见人不怯生,再打磨打磨,准有出息。”

刘宏基在公司里学沟通、学做事,下班回家就跟父亲念叨:“爸,今天我在公司学了许多新技能,以后能挣更多钱给你治病。”

刘宏基在暑期参与实习

心头的方向

这份在苦难中生长的孝心与韧性,像一束光穿透阴霾,让更多人看见责任的重量、亲情的温度。

刘宏基从来不是“等帮扶”的孩子。

“8月底先去南昌找房子,包车接爸爸过去,高铁人多不方便。”他认真规划着行程,眼里满是期待,“课余打工加上补助,肯定能照顾好爸爸。”

“对我来说,尽孝本就是该做的事。只不过我比别人更早开始承担这份责任,其实我挺庆幸能提前做这些事。”刘宏基回忆道,有人劝过他,为何不把爸爸送进养老院,尽孝不用急在此时。可刘宏基想着父亲身体不好,父亲没有错过他成长的每一刻,他也不愿意接下来的日子,生活里没有父亲,这是他所有的牵绊和努力的起点,但一定不是终点。

“这些年父亲独自陪着我长大,他总把最好的留给我,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他带在身边照料。我不想因为上了大学就把他抛在脑后,更不愿让他在养老院里孤单生活。”刘宏基诚恳地说道。

谈及未来,刘宏基总会望向父亲:“上了大学好好学习,毕业后努力工作,攒钱给爸治病。”

父亲插话道:“别忘了帮过咱的人,以后有能力了,要懂得感恩,也要多帮像你这样的孩子。”

这话像颗种子在刘宏基心里扎了根。这份想要用行动回馈社会的梦想,如同父亲话语里的光,始终在他心头明亮闪烁。

记者收拾好采访本准备离开时,刘宏基打算抱着父亲到小院里透透气。小院的椅子摩擦着石子路,咯噔咯噔的声响里,藏着十几年的相依为命,也藏着奔向未来的希望。

“他曾开玩笑问我,等他老了动不了,会不会就不管他了。”刘宏基坐在父亲身边,语气认真得像在许下庄严誓言,“我当时就说过,会一直陪在爸爸身边。”

刘生敏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儿子的肩上——这肩,曾扛起过锅碗瓢盆,曾托举过课本纸笔,如今,正扛着父子俩的梦想,走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大江网

编辑:聂琪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

相关文章:

“尽孝不能等” 赣州少年要带着爸爸上大学08-22

无棣县信阳镇团委组织开展青年夜校心理咨询辅导课08-15

大同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假期是疫苗查漏补种最佳时机08-10

6岁女孩确诊性早熟!医生:小心这些“营养品”和“餐具”07-28

当科技遇上童趣 益阳科技馆AI活动点亮少年梦07-14

F3篮团直播篮球表演?只为救助5岁癌症晚期女童07-10

阜阳交警:烈日下守护城市交通脉动07-08

海报|防诈“关键词”!带你揭秘骗局背后的真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