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方理工团队Science发文,揭示全球极端高温关键推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1:19:00    

2023年海洋热浪总活动强度创纪录,多个关键海域远超百年一遇极端水平。本文图片均由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提供

不断刷新的极端高温,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张东晓院士和陈云天助理教授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题为“2023年破纪录海洋热浪(Record-breaking 2023 marine heatwaves)”成果。

研究显示,2023年全球海洋热浪活动总量达5.36×1010℃dayskm2,超过气候态均值的三倍标准差,创下有记录以来最极端年度水平。2023年全球平均海洋热浪的持续时间为120天,最长可达525天,平均强度达到1.3℃,发生海洋热浪的覆盖面积超过96%,远高于过去40年的平均水平。

作为地球气候的“总调节器”,全球海洋为何也同步“发烧”至历史极值?海洋为何会“高烧”不退?不同海区的“病因”是否相同?

该研究构建了全球首个基于高分辨率海洋再分析数据的混合层热收支诊断框架,利用ECCO2高分辨率日尺度海洋深层的数据资料,开展混合层热收支分析,量化了短波辐射、混合层变化、海洋平流和上升流等热力-动力过程在不同海域的相对贡献,首次厘清了全球四大关键海区热浪的不同驱动机制。

2023年海洋热浪驱动机制示意图。

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多区域海洋热浪事件同期爆发,反映出气候系统正经历显著且复杂的变化过程。全球变暖正加剧海洋—大气系统的耦合非线性过程,海洋热浪或已成为地球气候系统临界转变的重要“预警信号”。

2023年海洋热浪可能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与强度、海洋碳汇能力、渔业资源分布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

研究团队指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深入发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非线性过程的相互作用,为全球气候治理、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广泛挑战。

未来,构建基于物理机制的预报系统、强化海洋多要素实时监测,以及深入开展极端气候事件的预警研究,对于应对未来气候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东方理工博士后董天云为第一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张东晓院士等。

截至目前,东方理工已发表3篇《Nature》,2篇《Science》。就在一个月前,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孙学良院士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体化卤化物正极材料新思路,该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记者 黄合

编辑 竺甜甜

相关文章:

瑙鲁淘“金”07-26

东方理工团队Science发文,揭示全球极端高温关键推手07-25

杰菲宇智能取得低磁阻转子芯片专利 能快速有效地将芯片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07-24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07-24

从“产品出海”走向“生态出海” 汽车业强势入局全球化07-24

直击链博会|寻机链博会,鲁企收获啥07-20

即将开幕!这场世界级论坛在苏州举办!07-13

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交付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