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是北方工业重镇,却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治区的九分之一,属于重度缺水城市。
今年,自治区将节水行动纳入“六个行动”重大部署,把节水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摆在治水管水空前重要的位置。作为严重缺水地区,我市持续求变解题,努力释放水资源的“增值空间”。2月,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随后,包头市结合市情制定了《包头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为节水行动的开展绘制了蓝图。
3月21日,市水务局组织召开节水实施方案解读会,深入解读了自治区及我市节水实施方案制定背景、主要目标和内容,部署下一步节水工作行动措施,明确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工作任务,提高重点用水单位节水意识和水平,加强节水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随着实施方案行动措施的安排部署,我市节水行动已从规划蓝图迈入实践车道。
在节水工作中,再生水作为一种水量稳定且供给可靠的潜在水资源,正逐渐成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包头市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鼎铜业)的节水实践就是我市节水工作的生动缩影。
2024年,华鼎铜业接收了来自万水泉水质净化厂的再生水约120万立方米。这一举措大幅减少了工业用水的消耗,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华鼎铜业在节水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和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生产总监吴稳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用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余热锅炉,二是设备冷却。针对这两个重点用水环节,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节水改造。”
在余热锅炉方面,华鼎铜业引入汽轮机,将蒸汽驱动代替电力驱动,使蒸汽压力从原来的3.8兆帕降低到小于0.1兆帕。通过这一改造,公司通过回收蒸汽冷凝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设备冷却方面,公司对冷却塔进行了改造升级。通过将传统的开放式循环系统改为闭路循环系统,实现了给水降温的同时,进一步节约了水资源。吴稳柱介绍:“改造后的冷却塔投入使用后,相较于普通冷却塔可以节水约30%,每天大约能回收1500立方米的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此外,为进一步推进节水工作,华鼎铜业还在园区内进行了供暖系统的改造,将原有的气暖改为水暖,并通过回收冷凝水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
根据《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规定,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企业,每生产一吨铜的标准新水消耗量为16吨,行业标杆值为14吨。据吴稳柱介绍,华鼎铜业通过一系列节水措施,目前每生产一吨铜仅需消耗约5到6吨水。这一成果不仅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杆,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的节水榜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厂区剩余的冷却塔进行改造,坚持再生水的利用,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能够为节水行动贡献更大的力量。”吴稳柱表示。
节水目标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需要各部门各单位长期坚持、持续发力。围绕自治区节水行动,今年我市聚焦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4个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提出具体节水举措,通过加强用水总量控制,深入推进各行业节水,切实增强全民节水意识等具体措施落实,进一步提高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2025年,计划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7%以内,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5%以上。全市水资源节约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进一步增强。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岳宇乐)
相关文章:
湖南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在长沙启动04-02
庆阳市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04-02
专利变“红利” 知识产权落地生“金”04-01
中国云南赴缅救援队抗震救灾日志|奋战,我们永不言弃04-01
包头:节水优先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