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天堂山管护所获悉,此前开展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育苗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播种与扦插两种繁育方式均实现超90%的高效育苗,为这一第三纪孑遗物种的种群复壮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视频由昌宁融媒提供
这次育苗研究采取播种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的方式进行。在天堂国有林场的育苗温室里,两排整齐的育苗盘呈现出蓬勃生机,撒播的水青树种子已经萌发出密集的嫩苗。幼苗生长态势良好,根系发达、茎秆茁壮,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经测算,腐殖土基质出苗率达93.6%,红土基质出苗率90.2%;相邻的扦插区,2万株带芽嫩枝已经在湿润基质中扎根,腐殖土扦插成活率高达95.3%,红土区扦插成活率达94.9%,新生叶片平均长度达4.2厘米,茎秆直径增长0.3至0.5厘米,各项指标均优于预期。

水青树是第四纪冰期幸存的“植物界大熊猫”,其木材无导管的独特结构,正是裸子植物向被子植物演化的关键证据链。该物种在分类学、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而昌宁天堂山现存的500余株成年植株,是全球已知最完整的水青树居群,填补了该物种在东亚地理分布研究的空白。

201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在昌宁县天堂山境内的原始森林考察时首次发现水青树居群,曾因种群数量稀少、林下天然更新困难被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4年10月启动的省级拯救保护项目,创新采用“科研机构+基层管护所+国有林场”协同模式,构建起从种质资源调查、人工繁育到野外回归的全链条保护体系。今年2月,成功完成30平方米撒播和2万株扦插,相当于过去5年自然繁育量的10倍。

昌宁县天堂国有林场场长赵致有说:“开展水青树育苗工作,对于加强极小种群物种的抢救性保护、保存珍贵种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及保障生态安全意义重大。通过两个月的精心管理,水青树扦插苗已长叶、生根,种子已开始萌发,苗木生长状况良好。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适时揭膜、炼苗,并加强管理,争取在计划时间内完成15000株的回归栽植任务。”

此次水青树育苗试验积累的宝贵经验,将有效破解水青树“播种难发芽、扦插难生根”的技术瓶颈,不断壮大水青树种群数量,也将为其他珍稀植物的保护和繁育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杨晓华 段洪亮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文章:
保山昌宁:极小种群水青树育苗取得新突破04-22
中国朱鹮野化种群迁徙创两项纪录04-08
海沧湖出现“大黑鱼”?记者现场调查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