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伏天需警惕五大“高温刺客”,这些疾病信号别硬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22:13: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刘军华 王熙峥

全年最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2025年初伏7月20日-29日,中伏7月30日-8月8日,末伏8月9日-1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刘芳提醒,高温高湿环境下,热射病、心脑血管疾病等5类突发疾病风险骤增,需重点防范。

热射病:死亡率超50%的“高温杀手”

热射病也叫重症中暑,核心症状为体温超 40℃、意识模糊、抽搐、无汗及多器官衰竭。建筑工、交警等高强度户外工作者,以及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属高危人群。

急救有10分钟黄金期,需立即转移患者至阴凉处,用冷水喷洒、湿毛巾敷身或冰袋敷颈部等部位降温,补充电解质水并拨打120。切勿向昏迷者灌水,以防窒息。预防需避开高温作业,及时补水,穿透气衣物。

心脑血管疾病:高温下的“爆雷”危机

高温易引发脱水,导致血黏度增高、血栓形成,进而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人需警惕。

猝死前兆包括突发单侧肢体麻木、口角歪斜(中风),胸闷压榨感、冷汗不止(心肌梗死),晨起6-10点(血压峰值)及从空调房到高温室外时风险较高。

研究显示,气温每升1℃,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0.5%,死亡率升2.1%,65岁以上人群更甚;高温热浪持续3天以上,相关死亡率升11.7%。

防护需注意晨起缓慢活动,空调温度≥26℃,室内外温差≤7℃,全天分段饮水,忌大量冷饮和冷水澡。

肠胃系统疾病:细菌与刺激引发“崩溃潮”

夏季高温加速细菌繁殖,隔夜菜、凉拌菜或冷饮刺激,易致血管痉挛、急性胃肠炎,出现喷射状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

常见的致命污染源要避免!泡发超4小时的木耳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其毒素1毫克可致死;隔夜凉菜含沙门氏菌,冷藏海鲜含副溶血性弧菌等,切开的西瓜室温超4小时或冷藏超24小时也易滋生细菌。

刘芳建议,三伏天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薏仁等健脾胃食物,剩菜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海鲜要彻底煮熟。

隐匿性眼部急症:泳池与空调房要少待

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干眼症是三伏天高发疾病。急性结膜炎多因泳池感染,表现为眼红、有脓性分泌物;空调房泪液蒸发快,易引发干眼症,出现灼痛感、视物模糊。

泳池和空调房固然凉爽,也要注意防护眼部。游泳时戴密封泳镜,不共用毛巾。定期清洁加湿器,搭配人工泪液,每20分钟远眺一次。

面瘫与神经损伤:直面冷风有危险

睡眠时面部直吹电扇或空调,可能引发病毒感染、面神经炎,导致口眼歪斜等。发病后72小时内为最佳治疗时间,7-10天内为关键治疗期。吹空调、电扇时,要注意调整角度,避免直吹面部。

做到“躲、补、慢”,远离三伏天突发疾病。躲烈日,10-16点避免外出;补电解质,每日饮水≥1500ml,加微量盐,特殊患者需遵医嘱;慢调节,进出空调房注意温差缓冲。刘芳建议,三伏天可以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儿童、孕妇在空调房穿薄袜护脚心,高血压等患者需遵医嘱,切勿擅自停药。

“高温疾病有滞后性,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不适可能是失代偿前兆,若有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刘芳提醒。同时,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黄金期,虚寒体质者可咨询中医调理。

相关文章:

三伏天需警惕五大“高温刺客”,这些疾病信号别硬扛!07-02

国家卫健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至99元06-26

突破生死时速!“量身定制”Y 型支架打通生命气道06-22

29岁男子遇车祸 结肠破裂 腰椎骨折 陕中二附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拆弹06-13

崆峒区:中医适宜技术从“小众选择”变成“大众普惠”06-11

热 ҈ 热 ҈ 热 ҈ !明起河南多地上演高温“持久战”06-10

注意!本月或多发两笔钱06-10

北大“韦神”患上这种牙病!从偶尔刷牙出血,到牙齿掉光仅有三步!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