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他脾气温和,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多是谦让、迁就别人。作为儿子,他唯父母之命是从,我们从未见他与爷爷奶奶顶过嘴;作为父亲,他从未打过骂过任何一个孩子,实在生气的时候,也只是皱着眉头数落几句;作为丈夫,家事他从不一人独断,母亲不同意的事他通常不会坚持;作为邻居,他与谁都处得来,打我记事起未见他与人有过冲突,是左邻右舍公认的老实人。
正是基于这种种表现,不少乡邻或同事都认为父亲不仅仅是老实,甚至有点柔弱,用鲁西的土话来说即是“奴气”。然而我以为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依我对父亲的了解,他的内心是刚强的。
父亲上世纪20年代出生在鲁西古镇一个破落的乡绅家庭。到了他这一代,生活艰辛,一家人难以糊口,常以青菜稀汤充饥。父亲十三四岁的时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爷爷便带上他投奔远在山西长治的亲戚,也就是父亲的舅舅。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投亲之旅不仅没改变一家人的生存困境,反倒成了父亲人生苦旅的开始。
时值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半路上躲避日军飞机轰炸时,父子俩走散了。爷爷可能误把“长沙”二字看成了“长治”,流落到了长沙。父亲则一人辗转到长治,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小小年纪备尝人间辛酸。雪上加霜的是,长治失陷后,父亲与他的舅舅一家走散。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无分文,衣食无着,坚忍地与孤独、饥饿、寒冷、病痛抗争着,难以想象他经历了多少磨难。父亲流浪到陕西咸阳的一个村子,有幸被开杂货店的一户人家收留,因在老家上过几年私塾,他能帮忙记账。后来,父亲换了一家雇主打小工。待生活安顿下来后,他就想着如何回山东老家。恰巧雇主的弟弟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雇主骗父亲说部队向山东开拔,让他顶替自己的弟弟,父亲便稀里糊涂地应允。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段从军史像一块大石头,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
父亲是手持刘伯承将军签名的回乡信回到家乡的,家里人本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自然喜出望外。在当地政府和干部的关怀下,他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并多次受到表彰。然而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父亲在政治上屡受冲击,入党申请总过不了政审关,子女升学也受到了影响,家人感到生活一片灰暗。然而,此时的父亲内心坚强无比,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父亲铁了心要让几个孩子上学,于是执着地找组织反映,求人说情,不让上中专、大学就争取上高中,不让上高中就争取上初中,能多上一年学就多上一年,最终打通了我们上高中的通道。当时的农村,即使出身好、没有政治问题的家庭,也没有几个让女儿上高中的。邻居们看到父亲固执地让姐姐到镇上读高中,都表示不理解。老天不负有心人,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后,人人都有了升学的机会,除了哥哥接父亲的班,我们兄妹几个考上了中专、大学、研究生。现在想来,如果父亲当年没有坚定的信念,心灰意冷,放弃对儿女的培养,哪里会有我们兄妹的今天?
虽然在日常小事面前父亲总是以退让息事宁人,然而面对不讲道义的强横他绝不妥协。记得当年我们村里有一位干部威风得很,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村里大人小孩都怕他,不敢在他面前说半个不字。有一次,我家领养的大哥触怒了他,被打了一顿。如果换作别人家遇到这事,忍气吞声也就过去了,可父亲问明原委后,径直找到他家讲道理,讨公道,质问他为什么动手打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那人无言以对,也未敢对父亲动粗。这件事出乎村里人的意料,大家没想到父亲这个平时老实得有点“奴气”的人,竟敢向人人惧怕的强人叫板。
总结父亲的一生,老实本分是他的天性,息事宁人缘于他的涵养,柔弱是他的表象,刚强是他的本质。父亲是柔弱的,他更是刚强的。
父亲离开我们已20多年了,但我总感觉他一直在我身边。我常常想起他经受的苦和对我们的爱,想起他的柔弱与刚强。
(作者:岩 石)
相关文章:
父亲的柔弱与刚强05-16
未成年人“擦边”短视频,拷问平台责任担当 | 我来评05-12
清风劲吹八载路 廉韵望城启新程,长沙市望城区第八届“5·10”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活动举行05-10
长治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含选调生)面试温馨提示05-09
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必须放下过去的成绩,重新创业05-09
38岁女子胃癌离世,医生呼吁4种晚餐尽量停用,别再贪吃了05-07
长治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