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渴望健康与幸福常伴左右。然而,一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却可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身体埋下隐患。就拿老杨的遭遇来说,着实令人痛心。
老杨今年 51 岁,本应处于人生阅历丰富、生活平稳的阶段。他平日里没沾染什么不良嗜好,最大的乐趣便是呼朋唤友,大家聚在一起享受美食。每次聚会,不是热辣鲜香的火锅,就是滋滋冒油的烤肉,亦或是各类新鲜肥美的海鲜,他沉浸其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最近,老杨却莫名地感觉有些不对劲,每次聚餐结束回到家,身体总会出现不舒服的状况。但他并未太在意,只当是偶尔的小不适。

直到前天,他们又一次相聚,一直玩到凌晨两点。聚会期间,老杨愈发难受,实在坚持不住,便提前告辞回家。谁能想到,他刚洗完澡,就被家人发现昏倒在卧室。家人心急如焚,赶忙将他送往医院救治。尽管医生们全力抢救,争分夺秒地与死神赛跑,经过漫长的 3 天,老杨还是没能挺过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最终,医生道出了残酷的真相: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才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老杨可能怎么也想不到,那些曾带给他无数欢乐的美食,竟悄然成为了他健康的 “终结者”。这一事件就像一记沉重的警钟,在我们耳边敲响,提醒着我们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方式,正不知不觉地给身体带来诸多隐患,那些看似美味诱人的食物,或许正是身体沉重负担的源头。
高糖摄入:甜蜜背后的健康危机
《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柳良仁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结果令人震惊。研究表明,长期高糖摄入与 45 种疾病风险的增加紧密相关。这里所说的糖,涵盖了含糖饮料、果糖、蔗糖、乳糖、添加糖、游离糖以及总糖等多种类型。就拿含糖饮料来说,每多摄入 355 毫升,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就会增加 11%。想象一下,我们在享受那些甜滋滋饮料的同时,身体内的血压正悄然升高,如同一个危险的信号在闪烁。

过量摄入糖分,就像在身体里掀起了一场 “风暴”,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代谢性疾病的威胁。高糖饮食会打破血糖的平衡,使其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为了维持血糖稳定,人体的胰腺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不断分泌胰岛素。然而,长期处于这种循环状态,胰腺会过度透支,逐渐产生胰岛素抵抗,肥胖或者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不仅如此,过量的糖分还会在体内堆积脂肪,常见的表现就是血脂异常和脂肪肝,而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仿佛多米诺骨牌,一个问题引发另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合理的糖分摄入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可分三步走。首先,要多吃像水果这类天然甜食,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既能满足我们对甜味的需求,又相对健康。而像蛋糕、奶茶、糖水等精加工食品,虽然口感诱人,但往往含有大量的添加糖,要尽量少吃。其次,膨化食品也得警惕,比如雪饼、鲜贝、虾条等。这些食品虽然吃起来不觉得甜,但主要成分是淀粉,且膳食纤维含量极低,吃进肚子里同样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最后,要做到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像乳酸菌饮品、拿铁、豆浆等,看似健康,实则很多都属于隐形含糖饮料。即便打着低糖或无糖的旗号,其中也可能含有一定的甜味剂,长期饮用同样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高盐饮食:“咸” 出的健康隐患
权威期刊《柳叶刀》多次公开批评我国居民饮食 “太咸” 的问题,强调过量盐分摄入对健康的严重影响。此前,它还发布过一项关于饮食结构对人体死亡、疾病负担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因高盐摄入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 300 万。营养与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也曾公开表示,我国居民因吃太咸引发的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位居第一,高盐饮食已然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长期高盐饮食,就像一个隐匿的 “杀手”,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潜在伤害。先看大脑,早前《细胞报告》杂志上发布的研究指出,长期高盐饮食会干扰大脑的血液循环,部分深层区域可能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随着身体钠含量升高,加压素神经元持续激活,缺氧问题会进一步加剧,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再看心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沈盛晖称,高盐饮食同样在侵蚀心脏健康。

吃太咸,大量钠离子持续进入血液,会使血压上升,心脏就像背负了额外的重担,不堪重负。心血管方面,高盐食物会威胁动脉健康,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管弹性下降,增加动脉硬化风险,进而引发心肌增厚、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心脏病和中风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肾脏也难以幸免,肾脏的主要职责是清除血液中的杂质,包括过量的钠。高盐饮食无疑给肾脏的代谢工作增加了压力,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促进肾结石的生成,甚至诱发肾衰竭。

根据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的摄盐量应小于 5 克。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居民食盐的普遍每日用盐量为 9.3 克,远远超出了推荐量。所以,我们在日常烹饪时,最好少用食盐,慢慢培养清淡的口味。同时,高盐调味品和腌制食品也要减少摄入量,比如酱油、咸菜等,这些食物中的盐分含量往往都很高。
高脂食物:看似无害,实则危险重重
《细胞・代谢》期刊曾发布过一项研究,揭示了高脂饮食对大脑健康的不良影响。仅仅 3 天的高脂饮食,就会诱发下丘脑炎症。不仅如此,经常食用高脂肪食物,还会增加患癌风险。美国《细胞・通讯》期刊上的一篇关于高脂饮食的研究显示,给小鼠喂养高脂饮食后,其肠道中某些微生物数量会不断上升,影响肠道胆汁酸代谢,肠道干细胞突变加剧,进而更容易诱发相关癌症。研究员认为,高脂饮食带来的健康风险甚至高于基因层面的影响,它就像促使肠道转向炎症和癌症状态的 “肥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蒋利表示,高脂肪食物是诱发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血脂异常、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之一。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高脂食物会让甘油三酯飙升呢?鸡皮就是典型代表,鸡皮中大部分是脂肪物质,有实验数据表明,10 克鸡皮中可能就有 5 克是脂肪,妥妥的极高甘油三酯食物。咸鸭蛋也是高甘油三酯食物的 “佼佼者”,其甘油三酯占比可能是普通鸡蛋的两到三倍。而且咸鸭蛋经过精制加工,不仅脂肪含量高,还增加了高盐风险,大大加剧了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巧克力同样不容忽视,它除了脂肪含量高(主要是甘油三酯、反式脂肪酸等成分),糖分含量也较高。多吃巧克力,不仅会引发甘油三酯升高,糖分过量摄入带来的肥胖风险又会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留意,预防高脂饮食习惯的养成,避免长期甘油三酯水平过高。同时,也要时刻关注高糖、高盐等饮食风险,警惕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引发的健康危机。
相关文章:
为爱坚守!宜阳街道办宜园社区张群英照顾瘫痪丈夫6年04-04
直击浙商银行2024年业绩会:坚持长期主义 行稳致远成为发展主线04-03
51岁男子饭后昏倒,3天后去世,医生怒斥:这3种食物不要一直吃!04-03
三明学院体育与康养学院2025年“学雷锋月”活动落幕04-02
江西东乡:义诊为健康把脉04-02
中基长寿科学(00767.HK)与华骊生命成立合资公司 从事于中国提供长寿健康服务04-01
生命托付者丨易德纯:跨越国界的妇科医者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