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感知生态之变丨2.8万台红外相机里藏着东北虎豹变迁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22:08:00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栖息繁衍环境不断改善。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些年,窗外的鸟鸣多了起来,树丛中不时有小动物来访,这些情景里,不仅藏着一个地方的生命力,更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答案。走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从一只老虎的脚印开始,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变迁。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巡护员 郎永光:这个脚印应该是一只亚成年老虎。以前一年看到一次、两次都是很稀奇的,现在经常见。

巡护员郎永光看到的是东北虎脚印的变多,而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2.8万台红外相机观察到的则是东北虎豹更大的变迁。

2013年,一只虎妈妈带着四只幼崽出现,这是中国境内首次记录到完整的野生东北虎家庭。地图上,每一个脚印都代表着一次东北虎的出现。十年间,它们足迹已覆盖国家公园约80%的区域。

然而,过去由于栖息地被破坏,野生东北虎在我国一度濒临灭绝,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局面?

卫星感知到了变化。2013年,这片山林散布着采矿场,如今,绿色重新覆盖。156宗矿业权退出,生态廊道被修复。曾被人类活动打断的生态廊道,如今被野生动物的脚步重新贯通。

声音也在见证森林的复苏。我们利用声学成像仪和声音传感器,捕捉生命气息。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显示:

多样的生物群类逐年恢复、生态活力增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融入人们身边的每一处风景。夜幕降临,借助能够感知动物体温的热成像技术,我们看见了江苏南通的生机盎然。一只小梅花鹿短暂停留,随即跃入林间;不远处,三只成年雄鹿静卧于树影之下;转眼间,一只夜鹭振翅而过;更远处的海边,上百头麋鹿在风车下悠然漫步,仿佛在享受夜色的微风。清晨,一只黑枕黄鹂在枝头鸣唱。

生态摄影爱好者 管昊昱:今天拍到了黑枕黄鹂,我们把图片上传上去,也把数据库进行了充实。

这款App的数据库收录了近四万条市民所拍摄到的野生动植物影像。将位置呈现在地图上,2021年以来,在城市楼宇间、绿地附近,观测到的野生动植物越来越多。

数据的背后,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动重构。2021年,南通崇川把军山景区内一片区域划为生态保留地,为野生动物在城市中留下一片安静的落脚点。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 杨斌:近几年可能已经销声匿迹的一些动物,在我们这个城市中经常能被市民发现。

如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上入册的生物种数,从2013年的6.7万种,增长到2025年的14.8万种,增长超过一倍,更多生命被写进中国的生态版图。

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有状态的好转。近500种野生动植物的受威胁等级出现下降,越来越多的生命,正从濒危边缘走向生机盎然。

中国正用坚实的制度保障与切实的行动,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相关文章:

感知生态之变丨2.8万台红外相机里藏着东北虎豹变迁史08-18

中国体育代表团创参加世运会历史最好成绩08-18

我画《可爱的中国》(谈艺录)08-17

京津冀积极构建区域“大生态”格局 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08-16

长江汉江交汇处这块宝地继续生态“留白”08-14

[新闻直播间]大美中国 河北秦皇岛 海岸观鸟生态游 群鸟翔集绘生机08-11

外国记者看世运:赛场内外皆精彩08-10

国防部:血的教训不容忘却 历史悲剧不能重演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