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跟着非遗游陕西】“驴”背上的欢乐颂——靖边跑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6:36:00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靖边县文化馆的排练厅,张加东已经踩着鼓点,给年轻学员示范“惊驴”的动作——弓步下沉,手腕轻抖,驴形道具的耳朵“唰”地立起,配合着脸上夸张又传神的紧张表情,活脱脱一头受惊的毛驴跃然眼前。“注意腰劲儿!咱跑驴讲究‘上半身传情,下半身带劲儿’,得让观众瞅着就像真事儿!”他扯着嗓子喊,额角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

作为靖边跑驴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加东的日子总被两件事填满:在文化馆带徒弟,跟着“三下乡”队伍往乡下跑。

每年,县里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启动,张加东的身影准会出现在最热闹的场院。有一次在三岔渠下乡集市上遇到场地小,他带着徒弟们搭了个简易舞台,红绸子一挂,锣鼓声一响,那匹“驴”刚迈着碎步晃出来,就被老乡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张师傅,再来段‘赶驴上坡’!”人群里有人吆喝。他笑着应一声,转身和搭档默契配合,一个趔趄带起“驴”的前腿,一个俯身压出爬坡的沉劲儿,逗得蹲在墙根的老汉直拍大腿:“像!太像咱年轻时赶驴上塬的样儿!”

演出结束,总有老乡拉着他问:“这手艺能教不?娃子们爱看!”这话戳中了张加东的心。前些年,他发现会跑驴的多是老人,年轻人宁愿打工也不愿学这“土把式”,急得他用演技证明:“跑驴不是瞎蹦跶,这里头有咱陕北人的精气神!”

后来,县里在文化馆开了免费培训班,张加东主动当老师。起初只有四五个学员,他把自家珍藏的驴形道具拿出来,手把手教“闪腰”“蹶蹄”,还编了顺口溜:“膝盖微弯像坐轿,屁股一扭乐淘淘。”怕年轻人觉得枯燥,他又琢磨着把现代舞的节奏融进去,排了个《新媳妇回娘家》的新段子,既保留了跑驴的憨态,又添了几分俏皮,学员渐渐多了起来。

培训班里最小的学员,起初觉得“跟着驴蹦跳”不好意思,张加东就带着她去乡下看表演。“你看那赶驴的老汉,脸上的褶子都在笑,这才是真功夫!”他说。现在,他最小十二、三岁的学员“骑驴”动作已经有模有样,还跟着队伍去省上参加过展演。

作为国家级非遗靖边跑驴的传承人,张加东打心眼儿里爱着这门艺术。自打接下传承的担子,他的脚步就没停过:从榆林陕北民歌走进国家非遗馆的演出,到陕西省都市快报镜头下的靖边专场,再到陕西省岚皋村BA的舞台,哪儿有热闹,哪儿就有他带着“驴”撒欢儿的身影。这些年跑过的场子数不清,但他总说:“不管是大舞台还是土场院,只要能让更多人看见跑驴,咱就值!”

这些年,张加东带着靖边跑驴跑遍了陕北的沟沟壑壑,也登上过全国的大舞台。但他最惦记的,还是田间地头的笑声。“三下乡时,老乡们蹲在台下看,那滋味,比拿奖还舒坦。”他说,“咱这跑驴,从土里长出来,就得回到土里去,才能活得旺。”

如今,张加东每年带出徒弟80多个,排练厅里,鼓点声、笑声混在一起,那匹“驴”时而撒欢儿似的蹦跳,时而温顺地踱步,就像这片黄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生活图景,在新时代的阳光里,张加东,正牵着这头“驴”,一步一个脚印,让靖边跑驴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跑得更稳、更远。(宋欢 通讯员 黄金梅 张欣)

相关文章:

【跟着非遗游陕西】“驴”背上的欢乐颂——靖边跑驴08-21

我市举行2025年军校新学员入学欢送仪式 60余名优秀学子携笔从戎赴征程08-18

开在沈北兴顺夜市的“安全档口” :吆喝的全是百姓用得上的“护身妙招”08-17

我画《可爱的中国》(谈艺录)08-17

让基层心理咨询师知道在基层该“怎么干”!东莞市完成社区心理咨询师特训营暨岗前培训08-15

驻马店市青少年短道速滑选材公益夏令营火热开营08-13

陕北迎战暴雨洪水 陕西河长办紧急启动IV级响应07-25

深入航空基地,揭开航空世界神秘面纱!“潮闻小编导”训练营等你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