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营商环境,广东从不示弱。
根据全国工商联最新公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广东已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另一项数据更具说服力:截至去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904.88万户,超全国1/10。也就是说,全国每10位老板,就有一位在广东。
就在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多家外国在华商协会和外资企业纷纷表示,一直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广东市场,企业在粤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带来丰厚回报,更加坚定看好广东经济前景。
为什么企业和企业家们坚定选择广东,又一致给出“高赞”评价?

“最佳口碑”背后,其实藏有一个重要的发展逻辑——多年来,广东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营造了发展的沃土;大量企业家用行动投票,又共同托起了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投资今天的广东,就是投资未来。
(一)
藏在“56789”里的“财富密码”
“我在广东创业20多年,这里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优越的创业环境,让我对创造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抱有坚定的信心。”最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多次向广东深情“表白”。
雄心壮志之下,小鹏汽车也曾面临艰难时刻——
疫情防控期间,小鹏汽车供应链一度近乎中断。广东省工信厅等部门及时提供帮助,支持小鹏汽车走出困境。
前两年,小鹏汽车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广州有关方面主动联系何小鹏:“如果小鹏汽车真的撑不下去,可以随时寻求帮助。”
正因为广东、广州的坚定支持,才有了小鹏汽车的“绝地求生”:今年3月底,小鹏MONA M03迎来了第10万辆整车下线,创下新势力纯电汽车最快下线交付10万辆的纪录。

小鹏汽车的故事,无疑是广东优良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和生动注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些写进“广东基因”里的特质,也为广东优化营商环境攒下“口碑”。
近年来,广东印发实施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制造业降成本10条”“技改10条”“科技金融15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
不久前,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此举正是为了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培植好发展的沃土,才有了广东与民营企业的“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如今,广东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去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78万亿元,一组“56789”的“财富密码”更让人津津乐道:民营经济贡献了广东全省五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六成以上的进出口额和税收、七成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八成以上的新增就业、九成以上的经营主体。

回过头来看,正是因为大量民营企业扎根广东,才奠定了广东经济总量36年全国第一的牢固“基本盘”。
(二)
持续释放的“超强磁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持续保持对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超强磁力”,广东凭什么?
有八个字很关键:无事不扰、有事必到。近几年来,广东更是通过不同场合持续对外释放这样的友好信号。

4月1日,《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其中提到探索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监管沙盒”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营造鼓励创新、大胆试错的制度环境。
简单来说,就是在“沙盒”里,试错了不追究,有成功经验就推广,减少创新理念进入市场的潜在成本。这正是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对企业“无事不扰”的创新实践。
给足安全感,民营企业方能“大显身手”,从而实现创新技术、产品的充分涌现——广东已是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
在广东,政企互动频密、沟通顺畅,这是实现“有事必到”的基础条件。
广东连续3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每届大会都邀请民营企业代表参加,共谋高质量发展之路。
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来,广东已多次召开民营企业恳谈会。企业家们惊喜地发现,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是能够在后续出台的政策举措中得到回应。
广东还将建立省、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同志一对一直接联系企业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

与此同时,在广东投资办事也正变得越来越便捷。比如,“投资广东”平台汇聚了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区的全口径招商信息,省外企业在线上就可以“一键获取”。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广东还在持续出“新招”,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做好服务保障,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高质量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支持和推动10个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各有侧重推进改革,围绕要素供给保障、提升审批效能、对接国际规则等领域形成一批经验举措。
(三)
从最优向更优的满满“诚意”
在深圳,一家初创型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只需要13.35年,比全国平均速度快1.05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广东,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能够提供市场和发展机遇的营商环境,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东的市场、机遇从何而来?

旺盛的人气是最坚实的底气。在1.28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的基础上,广东推进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向全球人才“发offer”、抛出“绣球”。
此举不仅能够为广东吸引更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更意味着更强的消费潜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配套也是天然的吸引因素。1900多万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扎根广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有50家在广东,其中不乏华为、腾讯、比亚迪这样的“明星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广东还坐拥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等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经济体系健全、经济韧性强,人口基数大、市场成长性好,毗邻港澳、国际往来便捷,这些要素共同孕育了广东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与全球共享发展机遇。
2018年以来,广东建立省领导联系跨国企业直通车机制,定期举办联络员座谈会,为在粤外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前,广东出台全国首部外商投资权益保护地方性法规《广东省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
“从拿地到投产、开工,这两年间政府从方方面面给了很大的支持。有这样‘先天’‘后天’的支持,对产业的发展很有利。”嘉士伯中国总裁李志刚感叹。

一组“开门红”的数据,足以透视全球市场对广东的坚定信心:今年前2个月,广东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9%,增速好于全国和主要经济大省;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4家,同比增长16.8%。
在“拼经济”就是拼营商环境的当下,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从最优迈向更优,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亮出满满“诚意”。
南方+记者 黄叙浩 宾红霞 邵一弘
统筹:黄应来
【作者】 黄叙浩;黄应来;宾红霞;邵一弘
经济粤评
相关文章:
别让失信砸了“招牌”!济南对全市连锁食品销售企业总部开展行政指导04-07
连续4年获评这一“最佳口碑”:为什么投资广东就是投资未来?04-07
一家6口全部中毒,2人进ICU!这种“野菜”千万别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