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血压与洗脸有关?医生再三强调:过了70岁后,洗脸牢记“3不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0:47:00    

“嘿,你琢磨琢磨,血压高低难不成还和洗脸有关系?” 这话一出口,坐在对面的老张愣了一下,抬眼瞧去,原来是邻居陈叔。陈叔都 70 多岁了,以前是个退休老厂长,虽说上了年纪,身子骨倒还算硬朗。此刻,陈叔双手稳稳地搭在膝盖上,一脸认真,不像是在开玩笑。老张心里犯起了嘀咕,这问题乍一听,实在有些离谱,洗脸这么日常又普通的事儿,咋就能和血压扯到一块儿去了呢?可再细想想,又觉得好像也不完全是无稽之谈。

人一旦上了岁数,身体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毛病开始多了起来。血压更是变得像个调皮的孩子,说不准啥时候就蹿高了。平常大家关注的,基本都是吃的东西健不健康,每天走了多少步,却常常忽略了生活里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而洗脸,恰恰就是其中容易被遗忘的一环。这可不是说洗脸这事儿有啥超能力,而是在这个简单的日常动作背后,暗藏着不少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风险。

在年轻人看来,早晚洗把脸,洗去一天的疲惫与灰尘,让自己清清爽爽的,这再正常不过了,压根不会有啥问题。可对于 70 岁往上的老人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调节功能逐渐变慢,皮肤对冷热的感知变得迟钝,血管弹性也大不如前,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更是没法和年轻时相提并论。就拿洗脸这个动作来说,尤其是在清晨刚起床那会儿,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刺激血压的潜在因素。

清晨,本就是一天当中血压最容易升高的时段。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在 2019 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老年人在早晨 6 点到 9 点这段时间里,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比其他时间段要高出大约 29%。为啥会这样呢?其中一个关键诱因就是突如其来的冷刺激。不少老年人有个习惯,喜欢用冷水洗脸,哪怕是在寒冷的季节也不例外。要知道,冷水一接触皮肤,血管就会像受到惊吓一样迅速收缩,血压也会跟着 “蹭蹭” 往上升,这就好比给血管猛踩了一脚油门,危险也就随之而来。

但问题可不止冷水这么简单。很多老人洗脸的时候,习惯低头弯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对某些人的颈动脉来说,却可能是个不小的考验。当头部位置突然发生变化,很容易造成短时间内脑供血不足。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患有动脉硬化或者颈动脉有斑块的老人,这个动作更是雪上加霜,极易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小中风”。想象一下,大脑就像一座繁华的城市,血液则是城市运转所需的能源,当血液供应突然减少,城市里的各种 “设施” 就没法正常工作了,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细节,那就是水压。现在很多家庭都安装了增压热水器,水流又猛又急,冲力特别大。有些人图方便,直接拿这样的水冲脸。可他们不知道,这种突然的机械刺激,不仅会让心率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还可能诱发自主神经系统的不稳定反应。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老人而言,哪怕只是洗脸这么一件小事,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就像一颗隐藏在生活角落里的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问题可不是洗脸本身的错,真正的症结在于洗脸的方式、时机以及环境没选对。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那些最不起眼的小细节,反倒成了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要是这些细节长期被忽视,日积月累,就可能引发实实在在的病变。

在生活里,不少人坚持用冷水洗脸,还振振有词,说这样能 “锻炼意志”,或者能 “收缩毛孔”,让皮肤变得更好。这种观念在年轻人当中颇为流行,可对于老年人来说,早就不适用了。研究表明,超过 70 岁的人群,皮肤敏感性明显降低,可血管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依旧十分强烈。这时候用冷水洗脸,非但不会带来所谓的 “清醒感”,反而更容易让身体产生过激反应,就像一个脆弱的老人,经不起一点折腾。

除此之外,有些人洗脸的时候,喜欢用力搓揉面部,甚至还会掐按太阳穴、下颌等部位,觉得这样能起到 “活血通络” 的效果。可神经学研究告诉我们,面部的某些区域和三叉神经、迷走神经联系紧密,过度刺激这些部位,很可能导致心率不稳定,甚至诱发心律不齐。而且这种情况在高龄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已经大不如前,就像一台老化的电脑,运行速度变慢,还容易出现各种故障。

再者,洗脸时间的选择也大有讲究。很多人早上一睡醒,就急匆匆地冲进浴室洗脸,动作那叫一个麻利。可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身体刚刚从睡眠状态中苏醒过来,血压本身就处于波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任何形式的冷热刺激或者姿势变化,都像是给血压升高提供了助力,让血压这个 “调皮鬼” 更容易蹿升。要是再碰上前一天睡眠质量差,或者晨起时情绪有波动,那洗脸这个原本简单的清洁动作,就可能变成一场 “危险的启动”,给身体带来不小的麻烦。

从公共健康的角度来讲,改善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成本可比治疗疾病低多了。就拿洗脸这个简单的动作来说,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比如把水温保持在 35 - 37 摄氏度,洗脸前先活动活动身体,洗脸的时候尽量避免弯腰时间过长,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减少很多健康风险。日本曾经做过一项老年健康追踪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日常生活细节方面做得更规范的老年人,在五年内因为突发性心脑血管事件入院的概率降低了 21%。这数据说明,注重这些生活细节,真的能给健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这里有个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很多人觉得,控制血压只要按时吃药,多出去走动走动,饮食上多注意点就行,洗脸这种小事,没必要太较真。可这种想法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危险。医学上早就明确了一个重要原则 —— 真正能够降低健康风险的,不是只做好 “几件大事”,而是把 “无数小事” 都做好并积累起来。洗脸这件事虽小,却是每天都要做的,这种重复性的操作,恰恰是影响身体状态的关键变量之一。

人到老年,最重要的不是一下子对生活习惯来个大刀阔斧的改变,因为身体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强的适应能力,大的改变很容易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出现反弹。相反,一些细微的调整,反而可能在长期内产生显著的效果。就像洗脸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它代表着老年生活管理的一个缩影 —— 细节决定健康,习惯影响寿命。

再往深了想,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很多老年人晚上洗脸之前,习惯先洗个热水澡,觉得这样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入睡。那洗澡这个动作,是不是也和洗脸一样,存在着类似的风险呢?尤其是在血压波动明显,天气变化又频繁的情况下,晚间洗澡会不会也隐藏着一些被我们忽视的健康隐患呢?

答案是肯定的。洗澡的时候,热水刺激皮肤,会让外周血管扩张,这就容易出现暂时性低血压。要是浴室通风不好,再加上洗澡时间过长,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过多,就可能引发头晕,甚至直接晕厥。东京医科大学在 2021 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70 岁以上的老人在晚间洗热水澡后,因为突发性低血压而导致跌倒的比例达到了 14.6%。特别是那些独居老人,在没有人照顾的环境下发生这类事件,后果往往更加严重。

这个问题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看似再正常不过的动作,背后都有着它的生理机制和潜在影响。洗澡、洗脸这些日常操作,可不单单是简单的 “卫生习惯”,而应该上升到 “健康管理” 的层面。只有当大家都意识到,每一个细节行为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健康的关键节点,我们才能真正把健康从一个抽象的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相关文章:

调查发现:每天饭后要午睡的老人,不用多久,身体或有这5大改变04-14

血压与洗脸有关?医生再三强调:过了70岁后,洗脸牢记“3不要”04-13

多组数据看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04-11

拔火罐吸出来的瘀血,是体内的毒素?告诉你大实话,看完涨知识04-10

马克龙:法国可能在6月承认巴勒斯坦国04-10

AI赋能消费场景: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04-09

警服配三轮,“00后”的街头“代驾”日记04-09

件件惠百姓 宜居又宜业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