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立方财评|治理金包银乱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6:57:00    

□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在金价高涨的大背景下,金包银首饰悄然走红,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眼中的平替产品。但热度背后,却是质量参差、概念混淆、监管缺位的乱象。

近日,有网友吐槽购买的金包银手镯不到一个月就掉色发黑,检测结果显示竟是镀金工艺而非真正包金。这类翻车案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1700多条,背后是一整个陷阱重重的市场灰色地带。

问题的核心在于三个字:误导性。

按国家规定,真正意义上的金包银,是通过机械方法将金箔牢固压合在银饰品表面,属于物理包金;而如今市场上大量所谓金包银产品,实际只是电镀、化学镀,连包的基本工艺都不沾边。消费者花的是包金的钱,买到的却是镀金的货,拆开包装才发现,不是买到了平替,而是当了冤大头。

更荒唐的是,不少平台商家用模糊宣传、偷换概念、擦边标识来诱导消费,产品标签不规范,印记不合规,证书更是稀里糊涂。这些看得见的信息,实则暗藏看不懂的猫腻。

标准其实不缺,缺的是执行力。国家层面早已明确:镀金银首饰必须标明镀金银,非机械压合的都不能称金包银。然而在电商平台上,大量商品依旧打着金包银的旗号大肆销售,谁来为这些消费欺诈负责?

电商平台不能置身事外,要认真审查商家信息、核实产品资质。任由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泛滥,不仅伤害的是消费者的钱包,更透支了整个珠宝首饰市场的信用。

当然,消费者也要自觉提高辨别力。看到便宜、听到包金两个字就心动,不查标识、不看证书、不留证据,结果就是维权难、追责更难。

打击金包银乱象,需要多方合力:监管要硬、平台要管、商家要诚、消费者要清醒。否则,再美的金光,也不过是薄如蝉翼的镀层,一擦就掉。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文章:

DeepSeek -V3.1让国产算力迎新机遇08-29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来了,旧标准车还能买吗08-26

易开得净水器:存量竞争时代,如何靠服务赢得市场08-25

单克价格超过2000元,痛金是啥?为什么如此火爆?08-24

大学声丨国内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背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08-22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正式开售 六大产品线同步上线08-19

从“工业锈带”到“创新雨林” —— 南开区西部的跃迁之路08-18

我画《可爱的中国》(谈艺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