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摆脱“紧一阵松一阵”的循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6:21: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律,体现了对执政党自我革命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贯通性把握,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作风建设经验的凝练升华,也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理论逻辑

作风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实践载体,深刻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的科学判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事物内在否定性”规律指出,矛盾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方式,更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从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史来看,每一次自我革命的实践都深刻体现了“矛盾新旧交织、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不同于西方政党“选举驱动型”的短期行为,中国共产党将作风建设纳入“抓常抓细抓长”的制度化轨道,通过中央八项规定等“小切口”撬动作风“大变革”,形成“发现问题—制度纠偏—效能转化”的闭环机制。这种治理智慧不仅深深植根于《共产党宣言》中“两个绝大多数”的政治基因,而且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方法论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在持续解决“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过程中,将阶段性的整风成果转化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性成果,在持续回答“窑洞之问”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时代跃升。

历史逻辑

无产阶级政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宗旨,构成了作风建设的理论原点,并从政治伦理层面划清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界限。这一阶级属性使得作风建设成为政党自我净化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防止权力异化的核心保障。

作风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基因”在东方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毛泽东通过延安整风确立“三大作风”,以思想建党破解党内不纯问题;邓小平针对市场经济冲击提出“高级干部带头发扬传统”,推动作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适配。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全局,开创了党风政风持续向善的新局面。中央八项规定聚焦“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从精简会议、规范考察、厉行节约等具体领域切入,打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为作风建设树立“靶向标”。通过构建“抓常抓细抓长”的制度化体系,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精准化问责机制和长效化教育机制,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转向“日常渗透”,从“治标震慑”深化为“标本兼治”。

实践逻辑

在长期执政的背景下,权力异化风险与利益固化藩篱相互交织,使得作风问题呈现出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作风建设须摆脱“紧一阵松一阵”的循环,必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常态化就是坚持过程导向,将作风建设的理念、要求和措施融入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中,强化日常监督全覆盖,细化行为禁区,约束“微行为”,解决“一时”与“一贯”的矛盾,注重持久性与渗透性。

长效化则是注重结果导向,强调“制度固化”,通过制度性、系统化的治理手段,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可持续的规则体系和价值导向,解决“长久立”的问题。

要以制度筑基,文化润心。以刚性约束重塑行为准绳,实现从“约束行为”到“重塑规则”,防止“破窗效应”蔓延,从“堵漏洞”转向“造生态”。以文化润物之功滋养价值自觉,实现从“外部灌输”到“内生认同”,防止“价值悬浮”。要确保廉洁意识深入人心,通过高频率、贴近实际的教育活动促进规则的内化。通过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廉洁文化涵养计划等文化浸润机制及相关举措,塑造价值认同的情感环境。同时,通过先进典型示范、基层蹲苗计划、沉浸式体验教育实践等路径,构建知行合一的转化通道。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原标题:《摆脱“紧一阵松一阵”的循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陈世瑞

相关文章:

摆脱“紧一阵松一阵”的循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04-30

加拿大选举日 特朗普再提“第51个州”04-29

前白宫高官:关税政策影响将于下月底在全美显现04-28

历史溯源、理论升华、实践淬炼 深刻把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三重逻……04-24

解锁自信密码,拥抱闪亮自我——长师附小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04-23

坚持群众路线:陕甘宁边区法治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04-23

欧洲央行副行长Guindos:欧元几年后有希望成为替代储备货币04-23

为溶血性疾病治疗提供新靶点,专家团队在《细胞》发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