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最近,“中药泡脚包”“中药植物泡脚包”等产品在网络上热销,商家宣称的各种功效也让人眼花缭乱:排湿驱寒、助眠暖宫、男士调理,有些甚至宣称可以帮助减肥、备孕。不久前,上海消保委对此进行了调查。经鉴定,60款热销样品中,仅有2款品质不错。缺味、缺量、伪品、杂质替代、质差霉变、混料不均、染色等是绝大多数“中药植物泡脚包”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一段时间也有媒体报道,经权威检测发现,“中药泡脚包”部分问题产品的菌落总数惊人地超标900倍,真菌落菌数超标幅度更是高达1100倍。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泡脚包中还检测出了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这类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病菌。医学专家指出,这些病菌一旦与人体接触,尤其是当手部或脚部存在破损时,皮肤感染风险将呈几何倍数大幅增加。轻微感染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起疹,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溃烂、化脓等症状,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从中可见,“中药泡脚包”作为如今的网红产品,备受注重养生的人们喜欢,但产品质量却非常堪忧。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广告宣传更应该理性、谨慎和符合法规要求。但事实却相反,广告宣传和产品质量一样让人无语,在离谱之路上狂飙突进。
说什么排湿驱寒、助眠暖宫、男士调理倒还能理解,帮助减肥、备孕又是什么鬼。甚至在多个网购平台,以“特调中药”为宣传噱头的足浴包有近百个品牌,其中部分商品销量超10万件。这给人的感觉就是,“中药泡脚包”不是泡脚用的,而是“包治百病”。
这种夸张的宣传,产品明显不具备广告宣传的功能,首先是赤裸裸的违反了广告法,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其次,在“中药泡脚包”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越是虚假宣传、越是卖得越多,对消费者的权益损害就越大;此外,打着中医的旗号,干的却是骗人、害人的勾当,最终会损害中医的声誉,不利于中医产业的发展。
治理“中药泡脚包”,要从规范广告宣传开始。各大电商平台不能任由这种一眼就不靠谱的广告宣传存在,有关部门则要强化监管,督促商家合法、合规、合理的营销,同时督促电商平台尽到监管责任。广大消费者也要保持基本理性,不要轻易的被忽悠了,要主动对这类夸张宣传说不。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毕群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相关文章:
在真我GT7发布前,我们和宋琪聊了聊:要用组合拳做真水桶机04-14
国潮焕新+科技创新,得物App在消博会上“圈粉”年轻消费者04-14
人民日报刊文:外贸新动能加快培育04-14
2024年山东玻纤出现亏损 欲加大研发投入延长产业链“提质增效”04-12
沉迷短视频平台看直播,女子为打赏男主播盗用公款450万04-11
东北制药:三维发力承压而上04-11
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视角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