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子慧
“妮儿,是济南好还是老家好?”儿时,每次随父母回菏泽老家探亲,总会被乡亲们用这句玩笑话逗弄。我眼中那时的老家,是春节里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是街坊四邻端着碗蹲在墙根聊“谁家棒子种产量高”的烟火日常,它安静、质朴,与“科技”二字毫无交集。黄河水滋养着土地,也似乎只与庄稼收成有关。
再次踏上故土,记忆里的蝉鸣已悄然被机器的嗡鸣取代。4月11日,作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跟随“行走黄河”采访团走进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时,熟悉的乡音里竟飘出纳米导电布、复合集流体这些陌生名词。闲置厂房变身5G产业链车间,22亿元投资背后,是两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带着技术与乡愁的回归。

天厚新材料 超薄导电布
“20微米的超薄导电布,比发丝还细五倍,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0.007毫米的无纺导电布,厚度不到发丝十分之一,能让手机挡住杂乱电磁波。”工作人员话语中满是自豪,“华为、小米的屏蔽材料,咱都是第一大供应商!”我这才惊觉,老家正以“纳米级精度”创造着奇迹。

现代医药港展厅
胶囊、注射液、生物制剂……标签上的专业名词在眼前晕染成模糊的字母流。菏泽现代医药港展厅里,各类药品与医疗器械整齐陈列,恍惚间,我想起了老家村里赤脚医生那个斑驳的木药箱,奶奶总担心木箱里,寻不到对症的药。
如今,科技感十足的展台将各式药品定格成纯粹的“产业标本”。令人骄傲的是,这些凝聚尖端科技的医药成果,全部是菏泽制造。

龙蟠科技展厅
龙蟠科技在菏泽的故事,像极了一部“爽剧”:40万吨车用尾气处理液项目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闪电速度崛起;18万吨磷酸铁项目更一举建成“全国最大单体工厂”。未来,随着20万吨磷酸铁项目与21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的陆续落成,菏泽将跃升为全国最大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这片曾以庄稼闻名的土地,如今更是孕育出全国首创的“明星工程”——与华为联手打造的2.5万吨正极极片回收线。

永铭地毯帮扶车间
结束菏泽采访前,采访团的大巴穿行在连片青田间,最终抵达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安置社区——旧城镇六合新村。永铭地毯公司的帮扶车间里,村民们指尖翻飞间展现的精细工艺,竟与纳米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织品将顺着黄河奔涌的方向,远销海外。
这一刻,我突然读懂了这个场景:五千年黄河文明,正在见证菏泽的崭新蜕变。这多像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扎根本土,却望向世界;带着乡愁,却充满野心。
如今的菏泽,乡音里融入了纳米、MAH、正极材料这些新词汇。当化学方程式替代了老黄历,这片土地正用硬核产业证明:黄河奔流五千年,不就是为了迎接这场脱胎换骨的蜕变吗?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周末来逛齐鲁春季车展,香车美女很吸睛04-13
光库科技: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拟发生变动,实际控制人仍为珠海市国资委04-13
一张地毯最高卖到28万元 昔日黄河滩变成“幸福滩” | 行走黄河04-12
省奖+2!第四初级中学自主研发的两项科学校本课程均获省奖04-12
可复美回应面膜致脸部“馒化”。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