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作为开在“家门口”的出口消费展,从杭州赶来的外贸“老板”们蓄势待发,在展位上就拉起了生意。

“最快30天,我们就能完成从款式开发到质检交期的服装制作。”销售经理申阳生向记者热情介绍。这家主做的prom suit(舞会套装)的制衣厂,主要面向海外市场。“10月份下单,3月份交货,4月份开卖。每年都有近50万套西装从厂内直销海外。”速度与品质,是这家杭州老牌服装厂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我们的客户都比较稳定了,这次来也想拓展中东欧地区。”话音刚落,一位摩洛哥的客商递出名片,“这里的西装很精致,花纹也很亮眼,希望能够后续有所合作。”

“我和妻子在杭州做出口经销生意,希望能够选到好产品买到家乡去。”尼日尔小伙Danhassan在为自家超市寻找一手货源,一家在杭州做了20年的调料厂成了他的目标。“这家价格很好,品类也很全面。我已经推荐给其他经销商了。”“西非国家口味的口味大致上相似,但超60%的市占率还集中在雀巢等国际大牌手上。要是我们能够做到品质和口味不输人家,那就有能力抢占这一块市场。”总经理郭六春告诉记者,国内做调味料出口的企业不超过30家,“独木不成林,抱团出海,才是要我们要追求的未来。”

另一边,一款能让手办“活”起来的扫描仪吸引了一批海外客商的目光。20cm的圆盘上,扫描仪蓝光投射。不一会儿,一只1:1复刻的恐龙模型便在电脑上栩栩如生。“这款机器拥有0.05mm级别的精度,即便是文物残片也能复刻得分毫不差。”工程师杨宇民介绍道,系统生成的三维点云文件,还能用于VR展厅、数字藏品等场景的搭建。“我们现在仍处于市场探索阶段,今早已经收到了来自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多地客商的咨询。”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已有13个年头,随着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少浙江的外贸型企业也获得了发展机会。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4月,浙江对中东欧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超2万家;进出口总值626.0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出口568.5亿元,同比增长14.8%。前4个月,浙江省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份额均居全国第2位。
相关文章:
从数据看实效: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进展如何?……一起来听健康早闻!2025年8月22日08-22
停牌!300486,国资“抽身”08-20
高位整固!指数全天红绿转换超10次!08-20
感知生态之变丨2.8万台红外相机里藏着东北虎豹变迁史08-18
中国体育代表团创参加世运会历史最好成绩08-18
我画《可爱的中国》(谈艺录)08-17
敢当弄潮儿 奋力挑大梁|突围“无人区”,江苏加速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08-17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95亿元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