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意黄江 金圈购GO嘉年华”现场。受访者供图
3月11日,黄江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票决选出了2025年黄江镇八大民生实事项目。
从打通深莞“半小时通勤圈”的断头路,到“健康副厂长”走进企业车间;从老旧电梯更新按下“加速键”,到小轮车赛事点燃全民热情,黄江八大民生实事项目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浸润百姓生活,为其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绘就服务民生的幸福底色。
撰文:官小群 戴双城
打通黄江最大“断头路” 深莞“半小时通勤圈”呼之欲出
“以前早晚高峰绕行总要多花20分钟,见客户怕迟到,接送孩子怕误点,头疼得很。新城大道这条断头路打通后,将极大方便我们黄江人民的出行。”黄江镇市民张先生表示。
2月21日,黄江镇新城大道(新公常路)工程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新城大道是黄江连通深圳的第二条南北向通道,项目建成后将打通黄江全镇最大“断头路”,有力推动莞深深度融合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新城大道(新公常路)由中建五局华南公司承建。该工程被纳入黄江“三纵五横”交通路网的核心规划,与公常路升级段、轨道交通1号线黄江段同步推进,构建立体交通网。未来,从黄江大冚社区至深圳光明科学城车程将缩短至5分钟,深莞“半小时通勤圈”呼之欲出。
“本次项目分为新城大道和中心路两条线。新城大道全线长约1.86km,中心路全长约0.59km。项目通车后不仅能完善黄江镇内道路系统,提升区域交通服务水平,缓解公常路的交通拥堵状况,还能完善沿线用地的市政配套设施,提升沿线土地开发价值。”东莞市城市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黄江镇新城大道工程代建单位项目负责人潘家豪表示。
从“规划虚线”到“民生实线”,新城大道将直接惠及沿线北岸、大冚、长龙等5个社区,激活沿线1000余亩黄江新中心区产业用地,为莞深科创新城、长龙泰柏智慧供应链等13个产业地块提供交通支撑,进一步加速承接深圳外溢的科创资源与高端产业,助推黄江新中心区建设。
在市民关注的交通问题方面,黄江预计今年完成公常路改造,加快星光大道、新城大道建设等多个项目。新增停车位2000个以上,规范社区停车管理,力争每个社区新增一个停车场。疏通龙见田加油站路口、长龙路口等10个拥堵点。
地面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地下1号线地铁工程也同步开启施工热潮。3月30日,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热滑成功,意味着1号线年内通车的承诺又进一步。据悉,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57.46km,共设站25座,其中黄江镇全域设有三个站点。若年内开通,黄江市民可乘坐地铁抵达万江、南城、松山湖等10个镇街(园区)。此外,黄江还计划完成市轨道1号线站点交通接驳及周边设施建设,未来将统筹布置非机动车道、风雨连廊、城市家具等公共设施,扎实配合推动轨道1号线年内通车。
“健康副厂长”进企业 守护市民健康防线
“打鼾五六年了,总以为是工作太累,没把它当回事。”流水线工人在医生面前描述身体状况。
3月19日,黄江镇精成科技厂变为临时诊室,“健康副厂长”将健康科普知识送到企业员工身边,这是东莞市第六期“关注睡眠健康,远离鼾症危害”科普活动,也是黄江医院“健康副厂长”项目的剪影之一。
在职场人群中,鼾症,也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高发却长期被忽视的疾病,它如同潜伏的“隐形杀手”,危害巨大。东莞市黄江医院特别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专科的甘嘉裕副主任医师,在黄江裕园工业区现场开展了一场科普讲座,甘医生通过一个个真实病例,深入浅出剖析鼾症的成因、症状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风险。
“鼾症可不只是简单的睡眠问题,它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早筛查、早干预对于预防严重健康问题至关重要。”甘医生现场为企业员工详细解答着睡眠健康、打呼噜、鼻炎、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相关职业等健康内容,让黄江的工人感受到“心有所归”的温暖,也为企业和员工之间搭建起一座健康的桥梁。
黄江社卫中心主任漆云良表示,“健康副厂长”就像企业版的社区家庭医生,实现了职工健康服务从医疗机构“端菜”到企业职工“点餐”的转变,医生下沉到工厂生产一线,解答了员工的健康困惑和难题。
一组数据显示,黄江镇2024年全年累计开展健康义诊、急救培训、职业健康管理等服务活动63场次,覆盖企业员工11650人次;服务重点企业数扩大至45家,覆盖产业工人约5万人。黄江全镇3人获2024年度市“职业健康达人”荣誉称号,镇卫健局、总工会被评为市“优秀组织单位”。
从医疗机构“端菜”到企业职工“点餐”,黄江镇卫生健康系统结合“健康副厂长”服务模式,创新探索医疗卫生靠前服务新举措,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健康副厂长”服务项目,搭建安世、海路通“企业健康小屋”,扩大“企业健康服务圈”,令重点企业急救培训覆盖率达80%,疑似职业病发病率降低15%。
黄江副镇长吴东海表示:“未来要积极推动‘健康副厂长’覆盖更多的规上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延伸,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健康服务,真正让企业得到实惠。要聚焦企业需求,构建‘健康副厂长+’服务新体系,探索‘健康副厂长+智慧平台’模式,充分利用好‘企业健康小屋’,增设数字化健康管理设备,集成职工健康档案、职业病风险预警、实时问诊、健康知识推送等功能,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
在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方面,黄江将稳步推进黄江医院改造,升级病房、医疗设备及信息化系统,改善就医体验。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医环境。推动民营医疗机构加入“心电一张网”急救网络。推进心理健康讲座“四进”(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工作,实现打通群众心理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更新改造住宅老旧电梯 政府最高补贴15万元
“现在国家最高有15万元补贴,老旧电梯要更新改造,就要动员‘双三分之二’以上比例的业主来投票。”3月21日,在东莞市黄江镇富康花园小区门口,鲜亮的“国补换新电梯”蓝色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国补更换电梯投票点的棚子前,满是前来了解国补政策的市民。
“国补换梯”热潮背后,是困扰多年的电梯老龄化问题。富康花园作为黄江镇中心区域的老牌住宅小区,33部电梯平均使用年限超过19年,故障频发成为常态。“钢丝绳、电源板、驱动板、曳引轮、油封都是经常出故障的配件。”物业经理刘帮伟查询到过往电梯维修记录。
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老旧电梯更新纳入支持范围,明确规定更新电梯每台定额补助15万元、改造电梯每台定额补助5万元,这一惠民政策,为这些“高龄”电梯的更新改造按下了“加速键”。
“小区里最旧的电梯已经用了22年,最新的电梯也用了16年。”刘帮伟指着轿厢内斑驳的按键向围观居民展示。据了解,富康花园现有33部电梯,平均服役年限超过19年,电梯长期需要维修保养,导致住户上下楼不方便,高层住户不得不爬楼回家,也成了小区居民的心病。
“我们组建了‘扫楼铁军’,在晚高峰时段,一家一户扫楼派发小礼品,同步讲解补贴政策。”刘帮伟说道。此外,富康花园小区主干道悬挂了7条宣传横幅,每个单元门都张贴了线上投票二维码。在小区广场的临时咨询点,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东莞住建”申报流程,不少居民现场拿出手机扫码,线上投票。
面对部分业主“不反对也不参与”的态度,黄江镇房管所工作人员一线驻点小区,为市民耐心逐条解析补贴政策:“更新电梯每台补15万元,相当于政府帮您出一部分的钱。”同步指导扫码“东莞住建”小程序,演示线上申报全流程。
“我们对全镇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建立了‘一楼一档’数据库。”黄江镇房管所所长赖英杰展示着手中的台账,目前富康花园发动效果较好,有望成为黄江首个申请到老旧电梯更新资金补贴的小区。黄江镇房管所副所长罗建威守在电脑前实时监控进度表示:“线上投票系统已开通,富康花园已经有上百户业主参与。”
此外,黄江镇房管所积极联合镇住建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提前摸排住宅老旧电梯数量,大力发动社区、物业企业等单位,通过业主微信群、小区宣传栏、电梯内广告等多种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宣传老旧电梯更新申报国债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每个居民、群众,引导业主积极参与老旧电梯更新,营造积极参与电梯更新的社会氛围。
据了解,黄江镇已将老旧电梯改造纳入2025年八大“民生实事”之一,重点支持已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优先支持已使用20年以上的电梯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补贴实施更新改造,计划推动60台电梯实施更新改造。接下来,黄江镇将进一步加大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国家专项资金补贴政策宣传推广,积极指导和协助条件成熟的住宅加快申报和实施进度,持续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掀起小轮车竞速热潮 丰富群众精神文体生活
三月末,在“写意黄江 金圈购GO嘉年华”活动现场,13岁的刘浩冉骑着小轮车腾空跃起,车轮在阳光下划出一道亮丽弧线。这位从黄江体校走出来的“10后”小将,曾在世界级比赛中代表国家队斩获冠军。
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小轮车的腾跃动作极具观赏性,深受青少年喜爱。而在自行车运动名镇黄江,小轮车更是运动健儿们的“拿手好戏”。多年来,黄江自行车运动项目成绩斐然,已夺得1次世界杯青年冠军、9次全国冠军等46面省级以上奖牌,在国内小轮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3月12日,2025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联赛新闻发布会宣布东莞黄江成为第三站赛事举办地,赛事预计今年5月举办。“国字号”赛事落地黄江,产生了强大的带动效应。骑行赛事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小轮车选手和骑行爱好者会聚黄江。
黄江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主任邓伟平表示:“为进一步擦亮自行车名镇品牌,黄江还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骑行嘉年华活动,持续完善5条特色骑行路线,加大‘骑乐黄江’文化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同时,黄江将进一步完善自行车产业链,为自行车骑行提供更优质服务,全方位展现黄江文旅的亮点和活力。”
全长17公里的黄牛埔绿道是黄江镇的经典骑行路线,也被誉为“珠三角最美绿道”,周边还有湿地公园和美术馆可供看展、露营,为骑行者提供了舒适、安全的骑行环境。黄江还打造了大屏嶂森林公园、蝴蝶地水库、清泉水库等骑行路线。此外,黄江还投入2000万元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小轮车体训基地。该基地设施先进,可举办国际级赛事,目前已成为小轮车国家队的训练基地,为国家培养优秀小轮车人才贡献力量。
精彩纷呈的骑行赛事活动同样带来了骑行消费的新增长点。在黄江镇举办的“写意黄江 金圈购GO嘉年华”活动期间,黄江通过做好“骑乐黄江”文化品牌宣传推广,线上线下发放近40万元无门槛消费券,成功带动周边商圈近600万元营业额,打造出湾区文体旅融合消费新高地。
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吃住游购娱展一体化的乘数效应,加强文旅与消费、潮玩、体育的跨界融合,打造湾区潮流生活休闲聚集地。黄江镇对此积极响应,除了在骑行文化方面发力外,黄江还将依托“五园五馆”,举办文艺培训、演出展览、阅读推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加强本土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广泛普及麒麟舞、藤编技艺两项非遗项目,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及文物巡查工作。在群众体育及竞技体育发展方面,继续谋划开展第三届体育节,充分发挥场馆作用,利用黄江体育馆丰富篮球等群众体育生活,不断深化群众文体生活内涵。
民生实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黄江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瞄准“出行难”“就医烦”等现实痛点,把民生项目作为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城市发展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绘就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
相关文章:
赣县区:科技领先一步 产业领跑一路04-13
人民网评:紧密链接全球,共享中国机遇04-13
血压与洗脸有关?医生再三强调:过了70岁后,洗脸牢记“3不要”04-13
一张承诺书省下12万保证金?兴安盟惠企新政让企业轻装上阵04-13
一张地毯最高卖到28万元 昔日黄河滩变成“幸福滩” | 行走黄河04-12
2024年山东玻纤出现亏损 欲加大研发投入延长产业链“提质增效”04-12
多组数据看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04-11